这场行业盛会透露这些信息 材料产业新赛道迎来新动力

日期:2023-07-09 04:46:16 来源:读创

7月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的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被视为我国新材料界学术水平最高、涉及领域最广、前沿动态最新的学术大会。吸引了众多材料领域的一流院士、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为材料领域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硬核材料支撑工业设计

“没有过硬的材料、没有高性能材料,再好的设计理念都是无法实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绍明长期埋头在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他带领团队开发了高热稳定、高结构稳定、超高温等适用于不同服役环境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攻克了大尺寸、复杂形状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精确成型和精密加工、复合材料与金属异质材料连接以及复合材料气密性和空间适用性等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成功实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在重要领域的应用。


(资料图)

为了解决陶瓷“脆”的缺陷,董绍明将纤维引进到陶瓷当中。经复合后做成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就会变得和金属、树脂一样具有韧性,而且兼具强度高和耐高温的效果,在航空航天、先进核能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材料设计、创新制备方法,我们获得了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从1800度到2600度,支撑了国家重大装备的发展。”董绍明表示,面向未来,极高温可重复使用陶瓷基复合材料与热结构技术、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核反应堆包壳材料技术发展,将有力推动重大装备创新。

拓新道闯出新天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是在国际上最早提出“聚集发光”学术思想和概念的学者,开辟引领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他从先贤哲学家研究“人与自然”“物质之源”的视角切入诠释分子的定义,从“还原论”延伸到“整体论”和“多元论”,阐释了单分子与聚集体的性质差别,引出了聚集诱导发光(AIE)、聚集体科学的创新概念。

围绕聚集体构效关系,唐本忠院士分享了AIE在材料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等交叉领域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智能材料、液晶材料、光波导、化学传感、细胞追踪、疾病诊疗等方面独到的应用前景。

“我们现在提出一个聚集体科学,从中会产生新的模型、新的假说、新的理论,这些东西会帮助我们去更好地认识世界,去解决一些以前用还原论方法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唐本忠呼吁道,“聚集体科学平台比纳米科学平台还要大,我觉得这是一条新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天地,希望中国科学家一块儿团结起来把这个科学推到更高峰。”

新材料、新工艺、新应用加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激光遇上新材料,它能够发挥什么动能?”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家科认为,光制造迎来了最好的时期,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新应用大量诞生,激光赋能推动材料加工实现高质量发展。

激光是上世纪的四大发明之一,具有高能量、高方向性、高单射性、高相干性等特点,在工业、医疗、商业、科研、信息、军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中国工业激光产业在工业中的应用占比达到60%,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激光加工工艺对传统加工工艺的不断渗透和替代。

邓家科介绍说,激光加工优势比较明显,具备智能制造的先进基因,已经实现智能化,激光加工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将加速替代传统加工。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最终也拓宽了产品的应用。如今,激光加工设备在半导体显示、消费电子等精细微加工领域和航空航天发动机、火箭飞行器、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高复杂尖端科技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他举例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大量激光技术应用密不可分。其中,动力电池焊接、极耳切割、锂电极片焊接、铝壳电池盖板自动化产线、电池托盘焊接、车身焊接、汽车玻璃切割都离不开激光技术。

创建于1992年的“中国材料大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发起并主办,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新材料前沿重大突破的国家级高水平品牌大会,目前已举办21届。本届大会除了设立主论坛,众多分论坛聚焦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设计制备与评价等5大类主题,亦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参会。

大会还同期举办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全国新材料人才招聘会、专题推介交流等行业活动,着力打造“会议-展览-人才招聘”集中一体化新材料领域顶级会展服务平台。

(文章来源:读创)

标签: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